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培育學生跨域問題解決能力,臺北科大推廣國際PBL教育特色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聯絡人:林珊安    電話:02-7736-5858 電子信箱:shanan@mail.moe.gov.tw

教育部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挹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發展多項國際PBL教學方式及研發活動,建立產學研發PBL國際交流典範,以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極具特色,107年共累積培育學生388人次。

教育部自107年起推動五年期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為目標,並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體、教學為核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並培養關鍵基礎能力及跨領域能力,期成就每位學生成為具備問題解決能力、實作力、創新力及就業力之專業技術人才,創造技職教育價值。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有鑑於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之重要性,於107年高教深耕計畫中積極推動以問題為導向之學習模式,打破傳統教學以教師授課為導向,透過讓學生自行主導PBL課程或專題,培養其具備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另亦訂定PBL產業研發專題作業要點,且建置「PBL學生線上學習單」數位平臺,以即時引導學生學習並回饋相關問題解決的資訊。

配合5P導向教學及學習模式,以「5+2」核心產業動向為指標,運用問題及專案導向學習(Problem/Project Based Learning)之教學模式融入校內課程與專題,以解決產企業、社會國家問題為學生自主學習成長之目標。為擴展國際化教育成果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學校於107年度辦理各項國際PBL教學與研發活動,內容均含Problem與Project兩種導向模式,並有「國際跨校」、「國際跨校產研」、「國內產學」、「國際產學」及「產業課程」等五種類型模式。

教育部說明,學校以上述五種PBL模式的推廣成果,作為邁入國際化教育的重要基礎;同時「國際跨校產研PBL」模式更為首創以結合「跨國、跨領域及跨企業」之教學方式,由創新設計所及機電整合所共10位師生代表與日本及南韓合作學校進行跨國校際合作,結合機械工程與工業設計之跨領域合作,針對日本Yanmar公司之「多功能農務車開發」與日本Daiwa House公司之「未來房屋概念設計」產業主題,引入企業輔導(跨企業)的方式學習,進行為期2個月橫跨3國之國際跨校產研PBL工作營,在日本完成設計後,再至韓國製作樣品並測試功能,最後返回臺灣進行組裝,活用3個國家的專業技術強項,以更多元的方式進行PBL產研學習。「國內產學PBL」及「國際產學PBL」則與國內外企業共同進行PBL產業研發專題,主題涵蓋5+2產業政策中之「生技醫療、智慧機械、亞洲.矽谷、半導體、數位創新」等核心產業,並協助漢慈基金會建置公益性學童陪讀系統,導入PBL教學模式並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此外,機械系教師帶領學生與Lenovo Global Technology企業合作,由實驗室自行開發的腦波處理及電路模板,搭配自行撰寫的賽車程式,建構腦聯網(Internet of Brains, IoB)系統,成果已於「Lenovo Transform 2.0」國際展覽發表,並前往韓國及美國進行展示。國內外產學PBL教學模式,合計培育學生136人,創造產學合作金額達576萬元、專利4件、技轉3件約65萬元。
教育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協助學校,在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理念下,規劃辦理各項提升學習成效、強化競爭力與發展學校特色之措施,培養社會及產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各界如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之教學作法欲更詳細瞭解推動狀況,可洽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楊士萱教務長(02-2771-2171#1101)。

上版日期:108-03-04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