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3月18日,負責確保法國大學和碩士兩大入學分發平台(Parcoursup和Mon Master)遵守法律與道德審查原則的倫理暨科學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呈交了一份報告給負責高等教育的部長巴帝斯(Philippe Baptiste)及國會,列出多項提醒,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觀察為:「人們對於演算法的疑惑普遍存在,包括記者和政治人物們在內。」
由巴黎艾菲爾大學校長胡思樂(Gille Roussel)領軍的八名委員會成員共同以書面表示,首先要解決的是「讓家長了解,其子女無法進入理想學程並非由演算法所決定」,而是「課程本身決定了學程排名」。若欲知曉未被錄取的原因,應往學程方面探討-學程使用的錄取標準必須透明。委員之一且身為前總督學的莫伊桑(Catherine Moisan)強調:「若標準越模糊,人們越傾向製造陰謀論。」
報告提到,大學和碩士入學分發兩大平台所使用、亦稱「穩定配對」(mariage stable)的匹配演算法,已用於多國之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分發,這種演算法並不會對申請者進行排名,只會按照申請者的志願和學程為申請者訂定的排名來招生。演算法在任何時候都無法存取、亦毋須存取申請者的文件,只有學程單位才能查看申請者的資料。
關於不透明性的指責會「持續流傳」,也是出於不理解各學區所設定之流動和獎學金生名額所致。委員會指出「這項設定可以明顯改變各學程錄取的初步排名」,但變化是「以透明且詳實紀錄的方式」進行,以便「保護最弱勢的申請者,讓他們進入離家近的大學就讀」。依據高等教育部的資料,若沒有這些學區設定的特殊名額,2024年可能約有17,600名領取獎學金的高中生「不會在第一申請階段就收到錄取通知」。
委員會因此承認,地域距離和尋找住宿的困難仍被低估。以法國西南部新亞奎丹大區(Nouvelle-Aquitaine)為例,2023年,13%的申請者(6,500人)即使收到錄取通知書還是選擇放棄平台申請。
報告中還指出:「高中校長們提及部分學生對長期學習的缺乏熱忱,以及其對生長地的依戀阻止了流動」。對於委員會而言,「這種流動困難無疑總是令人沮喪」,建議嘗試透過大學入學分發平台來分配學生宿舍,就像高等預備班已經實施那般。莫伊桑進一步說明,如果一所高中同時設有高等預備班和高等技師班(兩者皆為法國高等教育二年制學程,但常設在高中內),那麼這兩種學程的學生都應該能享有寄宿名額才公平。
申請者從平台上「蒸發」也與「非與國家簽約之高等教育學程的蓬勃發展」有關。報告中也提及(惟未敘明來源),「多門列於大學入學平台上之學程還使用其他管道招生」,並向年輕學子保證「(在他們付費的情況下)會很快回覆申請進度但不保證錄取資格」,採取這種不合法程序的學程應被踢出平台,並依高教部針對違反平台規則的相關命令懲處之。
經營管理科技(STMG)專業的技術類高中畢業生人數在2017至2024年間增長了7%,他們是錄取情形最不穩定的群體之一:在新亞奎丹大區,90%的相關領域畢業生透過平台收到了高等教育錄取通知,然而有24%的人沒有接受,並放棄透過平台申請。「這個領域被低估且未被好好瞭解,導致平台為學生匹配一些不適合的高等教育學程。」前高中校長兼委員會成員馬莉(Catherine Mary)解釋,她建議創設符合技術類業士學位的學程,例如「大一學程與一般學士班合併的專業學士班」。
這種波動性同樣出現在透過碩士入學平台申請的學生身上:2024年,超過40%的人放棄平台申請,29%的申請者沒有收到錄取通知,11.5%的人收到了至少一份錄取通知但仍選擇放棄平台。
在平台上的所有碩士學程中,2024年有19%(34,000個)之錄取空缺,這顯然與地區層級的落差有關-八個學區的入學率低於70%,尤其是海外省分;另外,碩士學程本身的性質亦有影響,師資培育、教育、外語或方言教學、外國或地方文學與文化等學程的錄取空缺佔將近35%。
委員會期盼能改善各校學程的排名方式,如同報告中所批評,無論在大學還是碩士入學平台上,大部分學校都採用了「馬爾薩式」的作法:盡可能地從所有申請文件中挑揀最好的,只選擇最優秀的學生。
事實證明這種作法適得其反,甚至對具吸引力的碩士學程亦是如此:2024年,在主要分發階段結束時,還是有三分之一的缺額,即便在候補分發階段,這些學程的招生缺額仍達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