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費】
去(2024)年12月24日的權力交接儀式上,新任國民教育部長柏恩(Élisabeth Borne)藉由強調她「捍衛預算的能力」,將她入主國民教育部一事合理化,但她同時也承認自己「並非教育方面的專家」。
過了兩星期,2025年度相關預算的協商持續考驗這位前總理(柏恩於2022-2024年間擔任法國總理)在新政府之下的政治影響力。今(2025)年1月5日星期日,現在身分為白滬(François Bayou)總理團隊中二號人物的柏恩接受了法國新聞電視台BFM-TV訪問,她明確表示會為避免削減教師職位而「戰鬥」,並強調:「我正與同仁及總理進行討論。」
2024年秋季時的「巴尼耶」版(指時任總理Michel Barnier)財政法案提及削減4,000個教師職位(其中公立小學佔3,155個),並增加2,000個身心障礙學生陪伴人員職位。同年12月4日的彈劾決議這項計畫無效,20日投票通過的特別法是目前的參考依據:一如2024年財政法案條款內容-零新增職位,零裁減職位。
不過在1月14日星期二、由總理發表總政策演說之前就必須做出裁決。參議院曾在12月初、即彈劾之前,通過將教師職位裁減數量降至2,000個之提案,顯示各議會黨團與經濟部長隆巴(Eric Lombard)正就此進行商議,後者在1月6日星期一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採訪時亦承認:「這是我們在考慮的主題之一。」
這些決議仍須通過議會審核。國民教育部行政社會委員會原訂於12月18日召開,期間應向各教師工會說明教職分配情形,但這場會議先被推遲至1月7日,後來又延期,至今仍未確定日期。對此教育部很有信心地表示,此次期程延後「是必須的,這樣政府才能針對2025年財政法案整體內容做出決定」,並保證整個部會「已調整組織結構,2025學年的準備工作將不會受到2024年底政治體制事件影響」。
儘管如此,教育圈中的每一員都曉得時間所剩無幾,若希望9月開學能進行得像一台運轉順暢的精密儀器,準備工作就得從前一年12月開始。
一般而言,教職分配情形會在年底呈交至部內各級單位,以便各學區1月時進行內部討論。接著,各地的國高中將在2月8日、第一波寒假前(為緩解度假人潮,法國學校假期依學區分三階段來放)收到分配通知,課程開班停班的計畫亦在此時成型。這一切都影響人員調動,而第一批調動資訊則在3月中公布。
「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情形,我們知之甚少。」公共教育課程研究工會(CFDT-Education Formation Recherche publiques)秘書長娜芙-貝克蒂(Catherine Nave-Bekhti)留意到,她擔心因推遲決議期程而「限制了社會對話」。
「這段等待時期應用來維護學校的利益,扭轉削減教職的局面。」全國中學教師工會的薇內蒂妲(Sophie Vénétitay,SNES-FSU)主張,對她來說這種處境「在形式和本質上都給新學年的準備工作帶來未知的挑戰」。
此外,由前教育部長阿塔爾在2023年12月決定的「知識衝擊」(Choc des savoirs)政策,旨在提高學生程度,此次教育預算的裁定也將初步表明柏恩對待這一系列措施的態度。事實上,因為原則問題和缺乏實行方式,該政策一直飽受教師界質疑。畢竟,自2024年開學起讓國一和國二學生按照能力需求分組、並在2025學年逐步將範圍擴大至國三和國四生之措施,需要增加教師職位的數量。因此這項政策還須通過新法案才能獲得法律保障,不過柏恩在BFM-TV節目中只避重就輕地回答:「對此我們會考慮評估」,初步評估結果將在3月底公布,無論如何,部長都免不了要對分配資源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