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UCAN縮短學用落差,創造產學雙贏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司 聯絡人:蘇子倫    電話: 02-7736-5882 電子信箱:katherine@mail.moe.gov.tw

本部為縮短學用落差,提升學生就業準備度,建置「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

(University Career and Competency Assessment Network,簡稱UCAN,網址https://ucan.moe.edu.tw/),平臺收納豐富的職能及職業資訊,連結產業、社會及實務的需求,另結合各項診斷及教學回饋功能,提供各校教學多元應用,推動以學生為本位的課程規劃,並引導學校運用平臺資料分析審視教學,落實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的課程改善。

 以能力為依據,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教師教學創新改善

UCAN平臺建置目的,為促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創新及教師教學發展,並建立以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 decision)的回饋改善機制。平臺提供職業興趣探索、共通職能診斷、專業職能診斷、能力養成計畫及報表管理等功能,協助學生透過診斷,規劃個人職涯發展,瞭解能力落差,增加對自我職業興趣、職場趨勢理解及產業所需職能,進而自主安排學習計畫,縮短從學校到工作的適應時間,以回應學用落差所造成的就職不易,或因職涯方向未定導致轉職率高等問題。

此外,為引導各校運用各項校務資訊回饋至招生、系所發展、課程規劃及資源配置等,平臺亦提供兩項教學回饋功能—「UCAN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問卷」及「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前者結合學生能力診斷及課程意見調查結果,協助校系以能力為依據改善課程;後者則串接UCAN診斷及畢業後一年流向調查資料,提供交叉分析報表,供校系追蹤學生在學能力養成與就業情況的關係,並推動串連UCAN與其他校務資料進階分析,協助各校審視校內資源分配與系所單位績效。

 應用校數年年攀升,全面施測學校突破8成,發展近40項應用主題

平臺推動迄今,平均每年新增約23萬診斷人次,迄今,累計帳號數逾334萬,整體使用累計人次逾484萬。以平臺施測涵蓋率來看,106學年度推動全面團測的學校數達8成(108校),平均每4名在校生即有1名曾在平臺施測。以UCAN報表使用情況來看,106學年度報表使用校數逾9成(136校),平均下載次達每日130次。

在學校應用UCAN平臺職能及診斷資源之下,迄今己發展出學生學習輔導、教師教學規劃及校務研究發展等多元應用模式,近40項應用主題,包含:核心能力調整、模組化課程地圖、職能課程設計、學生生源管理、學習成效分析及畢業生就業表現追蹤等。

部分學校並積極推動UCAN之運用,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於105年建置「課程地圖暨職能培育檢核系統」,將UCAN的就業途徑、共通職能及專業職能導入系統,與各系所開設的課程進行雙向對應,檢核學生職能養成取得成效,讓教學卓越中心主任王妙媛不禁興奮地說:「善用UCAN,真是挖到寶」。彰師大理學院光電科技研究所設有生醫光電課程,經過前述系統分析後,開放給生物或物理系學生彈性選修,使這些系所學生出路不限在「教學」窄門,還可走入醫院,從事微創手術光電、生物技術、光電分子診斷等相關實務工作。

東吳大學自98學年度導入UCAN平臺,以大一、大三學生為主要施測對象,再針對未來職涯方向有疑惑的學生進行輔導。該校參考學生UCAN診斷結果輔導個案進行跨域選修,以因應未來T型人才社會。以日文系學生朱家靚為例,她在經過實測後,發現自己對電子、電機相關課程也感興趣。幾經反覆思索,朱家靚最後在老師輔導下,透過修習通識課程的「創意人文學程」,結合原先的語言專業,從事廣告或行銷業,以接觸電子、電機產業。

 聚焦教學/學習/IR,充實評量有效實證,創造交流共學

UCAN平臺歷經基礎建置、應用驗證、大規模推廣,迄今邁入精進研發及深化整合。未來,本部將持續擴大UCAN平臺效益,聚焦於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促進校務研究發展,並依政策及實際需要共同研發建立職能導向教學與評量素材庫,供教師運用。

有關UCAN平臺與資源更多詳細資訊,可洽諮詢窗口:UCAN計畫辦公室,E-mail: ucan@itri.org.tw,專線:(03)591-3003。

上版日期:108-02-02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