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教育部舉辦第18屆國家講座暨第58屆學術獎頒獎典禮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司 聯絡人:徐聿靖    電話:02-77365904 電子信箱:flora@mail.moe.gov.tw
教育部舉辦第18屆國家講座暨第58屆學術獎頒獎典禮_圖片_大圖

教育部為獎勵學術研究,提高教學與研究水準、並促進大學發展其特色,特設置國家講座及學術獎。第18屆國家講座暨第58屆學術獎頒獎典禮今(29)日上午10時於國家圖書館舉辦,本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共計8名,學術獎得獎人計有12名。

頒獎典禮由馬英九總統及行政院毛治國院長擔任頒獎人。馬總統在致詞時提出,面對全球化的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我國高等教育的首要之務,是推動高等教育創新及培育具國際移動力的青年學子。因此指示教育部持續提升大學研發能量,積極培育學生全球移動力。近年來大學國際化已有相當成果,自其上任以來,境外生到我國交流人數已自3萬人提升至8萬人,預計2年後達到10萬人之目標;在教育創新方面,教育部正積極推動國內績優大學與外國知名大學合作,引進國際課程、師資等教育資源,進行標竿學習提升教研品質;我國MOOCs翻轉教育的創新教學起步雖晚,惟部分我國大學製作的華語課程選讀人數甚至超過日本東大或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團隊甚至在美國舉辦的第一屆的全球創新教學競賽擊敗包括哈佛大學在內世界頂尖學府獲得總冠軍,可見國際化及教育創新對於高等教育競爭力提高至為重要。總統更強調未來政府仍然會繼續支持科研發展,並讚許獲獎人為學術研究的典範,可帶領並激勵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學術研究行列,帶動社會與國家進步的力量,使我們的國家永續經營、不斷發展。

國家講座及學術獎分置人文及藝術、社會科學、數學及自然科學、生物及醫農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等5類科。國家講座設置期限為3年,除由學校配合提供該講座主持人所需之資源外,教育部每年獎助每位主持人新臺幣100萬元(包括講座主持人個人獎金及教學研究經費各50萬元),3年合計新臺幣300萬元;學術獎得獎人則獲頒榮譽證書及獎金新臺幣60萬元。

本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共計8名,社會科學類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蔡今中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清華大學胡紀如教授及國立臺灣大學陳榮凱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莊立民教授及長庚大學魏福全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交通大學吳重雨教授、國立中山大學黃志青教授及中原大學賴君義教授。

本屆學術獎得獎人共計12名,人文及藝術類科:中央研究院胡臺麗研究員及國立臺灣大學鄭毓瑜教授;社會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葉素玲教授及國立政治大學唐揆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林金全教授、中央研究院俞震甫研究員及國立交通大學賴明治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中央研究院唐堂研究員及國立中興大學楊長賢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中興大學林俊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胡潛濱教授及國立交通大學曾煜棋教授。

頒獎典禮中除播放短片介紹得獎人重要學術研究內涵及個人簡介外,並由國家講座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陳榮凱教授及學術獎得獎人國立臺灣大學鄭毓瑜教授分別代表得獎人致詞。

年僅44歲、今年最年輕的國家講座主持人陳榮凱教授,參與國際上高維代數幾何最深入的探索,他與其國際合作者研究成果豐富,在國際數學研究占有一席之地。陳教授在致詞時感謝父母親支持他走一條辛苦且具挑戰的道路,並提出常有學生不了解讀數學系的功能,但日常生活中,數學其實是無所不在。以網路購物為例,網路的付費程式甚或物流的路線,都使用了許多高深的代數。因此陳教授認為,在許多較為實用或功利的科系成為許多學校的熱門領域時,看不到的學術領域不代表不重要,陳教授也提出深切的建議,他認為以研究發表數量作為學術發表的目標應該開始轉型,臺灣應兼重研究教學及與社會的連結,學術人員應善盡社會對於知識分子的期待,他也期待臺灣可以提供學術人員更多的舞臺,激勵更多學子及研究人員在學術上的表現與貢獻。

而學術獎得主、國立臺灣大學鄭毓瑜教授,治學極為勤奮,熟諳臺灣中文學界在「國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優勢與成果,學術研究的質與量均甚佳,深受海峽兩岸及國際學界肯定。今日的典禮上,鄭教授提到影響她甚深的兩位學者;第一位是胡適,鄭教授十九歲參訪胡適的碑文,觸動了她立定在文學研究的志業;第二位是湖濱散記的梭羅,湖濱散記的林中小屋,只放三張椅子,其中一張是給孤獨,索羅提到:「孤獨不是用空間距離衡量的,兩隻腳的距離無法拉近兩顆心的距離」;鄭教授認為,孤獨是與自我相處的必要,而且人應該充分體驗生活及自然。最後,鄭教授期待學術界知識份子在所處的時代,將所學與社會實務結合,連結所在的社會文化與學術內涵,使所處的時代能藉由自我的貢獻發揮獨特的光彩。

上版日期:103-12-29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