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圓夢啟動、精采人生-教育部104學年度全國樂齡大學聯合開學典禮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終身教育司 聯絡人:謝長志、黃慧芬    電話:7736-5681 電子信箱:hueifen@mail.moe.gov.tw
圓夢啟動、精采人生-教育部104學年度全國樂齡大學聯合開學典禮_圖片_大圖

為提供高齡者多元學習管道,教育部104學年度結合國內103所大學校院推動「樂齡大學」計畫,並訂於 104年9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104學年度『樂齡大學』聯合開學典禮」,典禮中邀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以歌仔戲活潑演藝方式,演出「歡喜去讀冊」,進行古禮「朱砂開智」,將傳統古禮的淳樸價值觀及終身學習理念傳遞出去,而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樂齡學員表演「活力舞青春啦啦隊」,展現活力無限,青春洋溢,年齡不是問題,學校沒有距離。開學囉!同學相招,歡喜讀冊去!

教育部實施「樂齡大學」以來,開啟了長者進入大學校園的契機,一圓高齡者上大學的夢想,而樂齡大學每年也穩定及逐步的成長,從99學年度56所到104學年度的103所大學,逐年成長的校數,讓樂齡長者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及管道,共享豐富的教學資源,今年約有3,500多個名額,提供55歲以上的民眾進入大學圓夢。

今年60歲的張台秋大姐,為了照顧生病的爸爸,提早由職場退下,在沒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情況之下,只想著陪著父親度過最後晚年,但沒想到,不到一年父親卻離開了。傷痛的那段日子,覺得自己像個沒有明天的人,家人也對她擔心不已。在偶然機會下,她接觸了樂齡大學,張大姐說:「當我又能重拾書包,踏進戲曲學院的那刻開始,我感覺自己就像一朵枯萎的花朵,又活過來,生活有重心,家人就不會擔心。」,有次台秋大姐不慎發生車禍受傷,但她仍堅持拄著柺杖一拐一拐走到學校上課;而樂齡大學也是相隔40年師生重逢的契機,文藻外語大學樂齡大學學員57歲的周玉芬,是高雄文藻語專第8屆法文科畢業校友,在參與樂齡大學時,居然與當年的導師陳曉雲老師再續師生緣。學校並讓樂齡學員選擇一門可與大學生共同上課的課程,同班混齡學習,以促進世代之間的互動,周玉芬大姐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選了生活法律,反而是樂齡的長者在課堂可以舉實例,讓年輕學生更加了解法律常識。

各樂齡大學比照大學學期制度(分為上下學期),每週提供6-8小時的學習課程,讓長者悠遊在優質的校園環境中,與年輕大學生共享新知及互動,運用動靜交替之實作及現代潮流之科技課程,鼓勵高齡者在生活中增能,達到「成功老化」之目的。自開辦5年以來,各大學校院都非常支持樂齡大學計畫,並鼓勵學員在學習中,用行動關懷更弱勢的高齡者,如遠東樂齡大學在今年端午節前夕,安排「粽愛傳情-點亮幸福」課程,由學員自製月桃粽,親送學校附件社區內獨居老人,讓學員以實際行動,將愛心傳遞出去,使社區長輩更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在即將邁入高齡社會之際,教育部推動樂齡學習,以預防性的教育提供長者在老年期能有更豐碩的生活,積極維持健康活力,「樂齡大學」開啟高齡長者不同的人生視野,讓年輕時沒有機會上大學的阿公阿嬤也可以到大學殿堂讀書、學習新知及拓展人際關係,期盼國內高齡長者可以活得好,更能學到老。

樂齡大學104學年度新的課程已於「教育部樂齡學習網」公布,有興趣的民眾可以隨時注意教育部樂齡學習網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查詢相關訊息。

故事1:樂齡大學故事分享:
樂齡就是要忘了年紀,重回學生的歲月
分享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張台秋學員(60歲)
為何來到這麼棒的學校唸書?人家說,有失必有得,一點都沒錯,因為爸爸的關係,我提早從職場退休,在沒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情況之下,只想著,現在只剩爸爸一人,如果在他老人家有生之年,能讓他過得快樂,有家人陪在身邊,不至於孤單。這何嘗不是為人子女的我們所應體認的一件事?但沒想到,不到一年的光景沒了爸爸…。傷痛的那段日子,家裡成員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生活的一切都令我不知所措,剛開始,我不太敢出門,怕鄰居問起,怎麼沒上班?每天做完家事,就是看電視、吃零食打發時間,不想與任何人聯絡,此時,不只我的心靈,連身體都出了問題,覺得自己像個沒有明天的人…。直到有天,我去市場遇到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師,他就像個大姐姐一樣,和我聊了很多,我才知道什麼是樂齡大學,直到現在,我始終很感激她。
當我又能重拾書包,踏進戲曲學院的那刻開始,我感覺自己就像一朵枯萎的花朵,又活過來似的。走在學校步道上,當陽光透過葉子的縫隙灑在我臉上的那道光,有種清新、柔和的美。迎面碰到許多年輕男男女女的大學生,他們臉上的朝氣,也感染了我,當下,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了。開學的第一天,見到一些新面孔的同學,彷彿又回到我學生時代,讓來自各行各業,退休確有心想再多學習的我們,有這麼棒的環境,讓生活有重心,不讓家人擔心。因為樂齡就是要讓我們忘了年紀,重回學生的歲月。
平時我們上的課程,老師也會來陪我們旁聽,學期結束之前,詢問過我們的意見後,再安排課程。我們除了學各門戲曲外,也上太極、流行歌、書畫、剪紙、雜耍及養生飲食等課程哦!我們一個星期有三天課是必修,也可以和大學生一起上選修課,如運動傷害課,比較有趣的是,大學生上課都選後面坐,反而樂齡學員會往前坐,老師看到我們的學習精神都會說聲讚。
我們的校長張瑞濱先生,不偏心地分了三分之一的愛給我們,當我們在上課時,校長會不經意地走過,在我們休息時,進來鼓勵老師,替我們加油,每位教導我們的老師,非常認真、耐心教導我們,為了表達我們作學生的心意,我們也會在老師下課時,送上我們用心做的卡片,謝謝老師,老師也超感動的,直說:樂齡大學的學生真是貼心,在學期結束時,我們會準備一道拿手好菜,邀請校長、主任和各位老師前來品嚐,順道維繫這份難得的師生緣。人家說,一日為師,終生不忘,也許就是這意思吧!

故事2:樂齡大學故事分享
樂齡大學,歡喜來讀冊
分享人:文藻外語大學周玉芬學員(57歲)
我是高雄文藻語專第八屆法文科畢業校友,在103年報名參加母校樂齡大學基礎班,讓畢業將近40年的我,又有機會重返校園。
我從事觀光業,從領隊的職務退休後,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樂齡大學的招生,讓我有機會重續師生緣,當我看到闊別40年的陳老師居然擔任樂齡大學課程的養生運動老師,我真的好驚訝,好像回到那40年前的我,文藻樂齡大學課程非常豐富,特別邀請曾獲得「高雄文藝獎」的張守真老師講授「樂遊城鄉」課程,藉由長年鑽研高雄文史,累積大量有關旗津、哈瑪星、左營舊城、紅毛港等地的歷史紀錄,豐富樂齡學員的高雄史視野,並且帶領樂齡學員至剛修復的「鳳儀書院」,了解在地文化並見證與回顧歷史,讓我們這些世居高雄的學員驚呼:原來樂齡大學的課程這麼有意義!也讓我們深深體會深度的文化之旅,也讓我們更珍惜古蹟、古道,更愛我們生長的臺灣寶島。而一般的靜態課程,外語,人文,法律常識,音樂,運動與養生…課程豐富,師資陣容堅強。
我們班平均年齡65歲,最年長的阿公82歲,每位同學都認真聽講,重點是,不時的提問,這樣的快樂學習氛圍,自主尊嚴,真的令人感動。經由靜態的分享討論,動態活動的熱烈參與,讓原本陌生,不熟悉的同學,藉由彼此互助,互持,成了交心的好老伴,讓生活充滿幸福感。樂齡課程,讓我們生活有了重心與目標。
文藻樂齡大學更提供樂齡學員可以選修一堂大學生的課,我和5個好同學選了「生活法律」,當講到土地的相關法律時,年輕的大學生就沒實務經驗,但是樂齡大學的學員的實務經驗剛好可以舉出實例,讓討論更熱絡,世代之間的交流,讓我們更融洽,希望更多的初老,中老,老老朋友,一起來上樂齡大學,快樂充實每一天。

故事3:樂齡大學特色課程分享
(以下特色課程現場有捲軸及作品展示)
一、健康養生、世代融合
承辦學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
聯絡人:黃郁琪
聯絡電話:(02)2437-2093轉811
所辦理的課程特色包含「活力養生運動」及「代間學習」等,養生運動鼓勵長者提升肌、耐力訓練及維持運動習慣,透由身體體能的提升,帶動身心靈的健康。課程的執行方式從期初的體適能檢測、運動處方、運動安全須知等概念切入,再搭配各類型養生運動,如甩手功、慢走、健康操等,讓學員體驗各種運動的樂趣,也培養固定運動健身習慣。 而老服系同學與樂齡大學與長者互動,進入教學場域觀察及協助長者上課,在電腦課程與活力養生運動課程,加強安排同學與年長學員的交流,亦是「代間學習」的典範。

二、美感學習、文化傳承
承辦單位:東海大學(推廣部)
聯絡人:陳欣如
聯絡電話:(02)2311-1531轉2762
特色課程由美術系教授指導進行「民俗藝術-皮影戲製作」課程,教導學員對皮影戲的由來、歷史與流傳、各地影偶造型、材質與唱腔等藝術特色,透過對皮影戲相關資料的認識,讓學員在紙偶基本動作操作,整體風格及燈光等均有深刻的認識。在彩排公演的過程中,尋回從傳統的民俗藝術經驗出發與新時代市民生活間可以集結的價值、經驗、創意、回憶與美感的交流、傳承。雖然紙偶製作過程繁瑣,每位學員仍樂在其中,學員將課堂上所學與子女、孫子經驗分享,並增進親子間互動及情感。

三、樂齡學習、快樂志工
承辦單位: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系)
聯絡人:洪琬婷
聯絡電話:(06)2893587
課程中強調以「健康照護」為主,並以「人」為出發點,在課程中安排「社區志工服務」,與長照系的學生們共同送愛到澎湖,事前的籌備,更凝聚了大家向心力,透過動感歌曲「小蘋果」的代間學習活動,帶動澎湖社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們。活動過程中,學員們與早療兒童互動,兒童的純真可愛的笑容感染每一位學員,不僅僅帶給早期療癒孩童們無比的歡樂,更讓隨行的孩童媽媽望著自己寶貝如此開心的笑容也跟著露出感恩的笑容,讓樂齡學員們感到一切的辛苦與努力都是值得的,更加肯定自己的價值。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上版日期:104-09-18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