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教育基金會年會 跨域創新‧教育韌性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終身教育司 聯絡人:許彤竹    電話:(02)7736-5695 電子信箱:tung892@mail.moe.gov.tw
全員大合照_大圖

為攜手教育基金會公益創新的理念與思維,並活化臺灣的教育公益事業,教育部與民間基金會合作推動全民終身教育,並自92年起辦理全國「教育基金會年會」,搭建起推廣合作平臺,以提供基金會夥伴教育趨勢新知;今年由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擔任總召,集結近40家基金會與民間團體,以「跨域創新‧教育韌性」為主軸,於12月6日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登場,同時規劃「經典再現年會20+回顧」,在面對現今數位時代與AI浪潮席捲之下,期許傳承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新的力量,展現教育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求變的精神。

本次年會原訂由潘部長親自與會,惟當日另有要公,因此透過影片向現場基金會夥伴表達最深的感謝,並表示:「或許一個人力量很小,但一群人卻能達到更多的目標。因為有你們,成就臺灣教育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讓公益的力量能匯集成更多的影響力,未來我們也會繼續努力,以『學習型的臺灣』為目標持續向前」。適逢我國人重視的「龍」年,基金會亦安排經典橋段「舞龍」演出,並邀請歷屆終身教育司司長出席,以象徵夥伴承先啟後,攜手走過20年的回顧與展望。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代表教育部頒發感謝狀向學習圈的圈長致意,教育部自89年開始組成教育基金會學習圈,包括閱讀教育、科普教育、藝術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本土語言教育、永續發展等6大議題,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近3年舉辦超過2萬場的活動,超過157萬人次參與。

為培養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具備跨領域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賡續推動終身教育,本次年會以主題講座、趨勢短講等方式,邀請跨域人才進行實務分享。主題講座由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李世光主講「AI時代的跨域學習」,分享研發與管理生涯中「終身學習」與「跨域整合」的理念,從根本提升國家競爭力;由長期致力推動臺灣地方創生的林承毅執行長,主講「建構文化自明‧教育是創生最後一哩」,分享如何延展教育韌性,透過學習歷程建立學生對家鄉的認同,鼓勵學生認識地方事務、多元參與社區行動,連結在地社區實踐社會責任,激起社區發展的新可能。

趨勢短講由民視新聞臺劉方慈主播短講「AI虛擬主播與媒體識讀」及臺灣AI實驗室杜奕瑾創辦人短講「AI帶來的挑戰與解方」,分享隨著傳播型態變化及數位科技工具日新月異下,如何培養與提升數位時代所需的溝通技巧及理性識別,同時在面對產業趨勢改變下,培育具高度學習力與適應力的跨域人才更是重要關鍵;另由數感實驗室賴以威共同創辦人短講「激發內在動機的教育創新」及財團法人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古沂可資深專員短講「社區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臺灣夢的在地影響力由分享」,以強調「啟發與應用」的理念,透過不斷的跨域探索,創新教學並開發多元學習路徑。

教育部林次長表示,教育部秉持著「交流、學習、成長、合作、發展」原則,攜手基金會辦理每年的教育基金會年會,由非營利組織、民間企業等本身的專業作為基石,規劃及開展社會教育及公益事務,透過公私協力一同擴展各項教育議題,與教育部於110年3月再度發布的「學習社會白皮書」相呼應,期能持續以「跨域創新」帶動民間創意,以「教育韌性」因應多元發展,推動終身學習的敏銳性、多元性及全面性。

上版日期:112-12-06

  • 相關圖片
    1. 全員大合照
    2. 次長與歷屆司長、歷屆年會籌委共同合影
    3. 林次長蒞臨現場致詞
    4. 開幕式特別規劃年會20 邀請歷屆司長蒞臨年會現場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