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創意實作 在地實踐 「臺灣能」百隊學子挑戰潔能創意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聯絡人:潘逸真    電話:02-77129055 電子信箱:jane9055@mail.moe.gov.tw
國中-教育部黃子騰參事及臺南市立金城國民中學團隊_大圖

「2018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決賽將於10月7日(週日)上午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辦理,來自全國91所各級學校共108隊、450名優秀學生團隊,在歷經數月的選拔,從2,300名參賽者脫穎而出,將於決賽當日角逐金牌等各大獎項。各組別之得獎隊伍除可獲得教育部頒發獎狀外,還可獲得教育部及經濟部提供之150萬元總獎金,競賽內容精彩可期。

本競賽透過教育部「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推動,吸引全國國中、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師生組隊報名,大專院校學生方面,特別推出「太陽能光電應用組」及「在地實踐組」2種主題競賽,其中「在地實踐組」鼓勵學生就其居住、就學、工作等在地發想,融入在地生態環境、區域產業、科技發展等特色進行創作,強調作品之在地優勢;高中職除實作作品外,今年度更結合微電影風潮,舉辦能源「微電影組」競賽,邀請學生運用影音創作、腳本企劃的方式參賽,期藉團隊之創意表達及闡述,引發國人共鳴,在生活中確實展開珍惜能源、愛護環境的行動。

本年度參賽作品處處可見各專長領域年輕團隊的創意巧思,如大專「在地實踐組」國立臺東大學團隊的「地熱產業結合物理式儲能電力緩衝系統」(圖1),結合臺東在地溫泉特色,運用深層海水、地熱資源之溫差發電製作儲電裝置。團隊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研究,提升電池之科技應用面,降低環境污染,達到成本控制、就地取材等加值運用。

另外,大專「太陽能光電應用組」國立中正大學團隊的「智慧型多功太陽能帽」(圖2),將鳳梨種植與太陽能板作結合,設計出能降低日照對鳳梨的損害,還可將日照轉換成電能供應夜間其他農作物照明所需,兼顧綠能、儲能之作品。而團隊也於太陽能板下方塗抹夏油防止蟲害,並加裝水霧機適時噴灑水霧,大幅降低太陽光熱能對於鳳梨內部果肉之損傷,具體展現競賽實作成效、提升農作收益,可說是極具創意及市場應用潛力。


因應臺灣水資源缺乏及耗損問題,本競賽「國中組」臺中市立中平國中團隊打造「雨撲滿」、「蝦菜共生」及「滴灌」的三合一概念,設計「節水種植養殖調節系統」(圖3)。作品運用溼度計及捲黑網馬達對植物澆灌水量加以控管,並於上方加載太陽能面板,讓其可以供電到此裝置的蝦菜共生過濾馬達進行運作,而滴槽設計則能去除水的酸性物質。整體裝置循環運用水資源,除節省灌溉用水外,還可降低室內溫度、減少肥料使用,既無汙染又可充分發揮節水相關的多元應用。

臺灣天然能源缺乏,能源科技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相較其它國家更為嚴峻,為因應能源短缺危機及接軌能源科技的未來發展,能源教育的扎根與推廣更顯重要。相信透過本潔能競賽優秀作品的啟發,將能帶動學子、民眾對於能源議題的重視,促進國人關注潔能科技創新應用及環境永續的社會責任。
附件:活動時程、活動簡介、可供採訪個案。
註1:得獎團隊名單及照片於當(10/7)週日下午4:30活動結束後發布。

上版日期:107-10-07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