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再思大學教育 解決真實問題 第4屆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實踐研討會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聯絡人:金玉堅    電話:02-7712-9102 電子信箱:vickymoe@mail.moe.gov.tw

由教育部補助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中正大學共同舉辦的「第4屆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實踐研討會(The 4th Seminar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簡稱STDE4)」,訂於103年11月7日於臺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本次活動規劃「跨科際教學基礎理論」、「跨科際標竿課程」及「學生跨領域學習成果的評量與展現」3類議題,期能提供與會人員深入理解跨科際教學實踐的理論意涵,促進教學成效,扎根臺灣高等教育跨科際人才培育。

為培育社會、人文、科學(Society-Humanity-Science,簡稱SHS)跨科際溝通的人才,教育部自101年開始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大學跨領域溝通能力養成計畫」,執行期程共4年,補助大學校院開展優質的跨科際課程、舉辦達人學苑、建置數位平臺及成立區域推動中心,以大學高年級及研究所學生為主要對象,發展問題導向、行動導向及研究型學習課程;同時訴求以深度聽、說、讀、寫與互動的表達溝通、交流活動作為學習手段。教育部期望藉由科學人文跨科際課程計畫的推動,協助各大學校院開設以議題、問題解決及研究導向課程,培養學生學習跨界思維與創新能力,厚植專業人才的跨域溝通協調能力,開展科學人文跨科際教育嶄新的視野。

面對目前資訊累積、快速變遷的社會,僅由單一專業領域思考,已不足以解決高度繁複的現實問題,因此跨科際合作成為世界各國必然趨勢。跨科際的理念及研究在國外已推廣多年,特別強調當我們面對現實世界即時、重大、關鍵的社會或國際問題時,需要各專業或學門的社群成員,由不同觀點、從事跨領域研究與溝通,以共謀解決的對策。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表示,SHS跨科際課程計畫推動的目的是希望鼓勵並協助各大學校院開設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提升學生發現問題並以跨界思維解決問題的關鍵核心能力。在強調跨界力的同時,溝通能力也是跨領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在計畫推動的過程中,也積極培訓學生短講技巧,透過訓練掌握自我表達的方法,增進與其他學科專業人士溝通合作的能力。

今年,STDE4聚焦在「跨科際課程實踐」,從教學操作面向再思現今大學教育。研討會邀請多位資深專家學者探討教學實務規劃,其中特別邀請東海大學、南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以「跨領域標竿課程」為主軸分享實務經驗。此5校分別選定人口老化、農村營造、海洋人才培育、科技與社會以及氣候變遷等臺灣目前重要的議題,由不同領域的教師參考國內外成功的課程案例,針對我國社會的特性與現狀,共同研議設計系列課程,強化大學教育面對世界與國內重要問題的意識,結合業界與學界不同領域知識,以前瞻創意的學與教方法共謀解決問題。

以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人才培育議題為例,在各國陸地自然資源逐漸耗竭情形下,沿海國家高度重視海洋資源的開發,為避免海洋生物資源耗竭,聯合國通過的永續發展行動計畫「21世紀議程」中,強調海洋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是人類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海洋議題一向是該校重點發展的特色,本次活動特地以「海洋生物資源永續發展」為精神,由工學、海洋、管理與社會科學等跨領域背景的教師群針對具體問題設計課程、舉辦業界專家座談及進行田野調查。修課學生在蚵仔寮進行田野調查,從魚源耗竭問題出發,深入訪談當地居民、漁民及漁會,進而分析從傳統漁港轉型為觀光漁業所遭遇的困境,並在各相關領域教師指導下,尋求解決方案。相信這種以議題式的學與教模式,更能培育出具有實踐經驗的海洋人才,並為我國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相關課程豎立標竿。

STDE4所規劃的議題包括跨科際教學基礎理論、跨科際標竿課程及學生跨領域學習評量,相信透過專家的論述及學校的報告能引領大家對跨科際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並觸發反思。歡迎各界踴躍前往參加,相關報名訊息請至教育部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網址https://shs.ntu.edu.tw/參閱。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上版日期:103-11-07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