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屬機構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簡稱臺圖)為展現「中山樓活化策略」成果,特別選在今(102)年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於陽明山中山樓(以下簡稱中山樓)舉辦「中山樓活化策略」記者會。
對於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壽誕辰而啟建的中山樓而言,親身經歷近半世紀以來的臺灣民主憲政過程,別具意義。未來活化中山樓之重點包括:重新規劃中山樓整體視覺設計、鼓勵各級學校於中山樓辦理校外教學與畢業典禮、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交通引入、多元行銷策略等,乃至規劃於未來邀請餐飲業者進駐,以及溫泉開發評估等11項活化策略。近期臺圖將依據這些活化策略建議,進一步研擬活化中山樓的短、中、長期計畫逐步來落實,希望在有計畫地推動下,使中山樓轉化成為一個兼具觀光、文化、憲政、建築、歷史及教育等多面向價值之文化教育資產,創造其經濟價值,並永續經營。同時也利用此一公開機會感謝臺北市政府、大都會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與榮工處等3個單位,與臺圖合作活化中山樓,包括讓260路線公車能有部分班次繞駛進入中山樓園區,及增設中山樓前公車停靠站,並於會中舉行設站揭牌儀式,也代表揭開活化中山樓的序幕。
中山樓自開放參觀以來,同時提供有參觀導覽服務與場地使用服務,並於102年8月28日起開始實施中山樓參觀導覽門票收費,另為達「活化資產、增加收益」政策目標,臺圖亦於記者會上公布中山樓logo及文創品設計甄選要點,特別透過此一公開甄選方式,廣徵各界創作「中山樓logo標誌」及「中山樓文創商品」,進而帶動中山樓參觀人潮,同時提升中山樓品牌形象。另外,在記者會場一隅另闢臺圖文創商品展售區(三樓圖廳旁展示,一樓志工室販售),展售臺圖運用自有館藏臺灣先民生活境遇的圖像自行開發之文創商品,作為未來中山樓文創商品研發及販售可能性的試驗。
為建置中山樓參觀導覽解說資料,臺圖近程研擬中山樓活化策略,包括:採訪建樓設計建築師修澤蘭女士口述資料紀錄、中山樓資源現況及鄰近設施資源調查紀錄、建樓相關史料文獻,並訪談資深員工、當地耆老及文史顧問,供導覽志工培訓之用。教育部未來將與臺北市政府規劃陽明山花季及海芋、串聯陽明山軸帶文化館進行整體行銷、鼓勵至中山樓校外教學及公務參訪,以活化中山樓資產,提升中山樓與民眾之親近度。另,臺北市政府及大都會汽車客運公司全力協助讓260路線公車之部分班次繞駛中山樓,並且於中山樓設置公車停靠站,方便讓臺北市市民及遊客進入中山樓參觀,共同感受中山樓珍貴的文化教育資產。希望能在政府有計畫推動之作法下,以新觀念、新作法使中山樓古蹟蛻變,成為展現新生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