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學生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能面對21世紀各項挑戰的現代公民,教育部自100年起透過「公民素養陶塑計畫」,補助國立臺東大學等14所大學校院,透過「大一年」、「生活學習圈」、「社會參與式學習」、「通識核心課程」及「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達成制度創新、教學翻轉的目的。為分享各校執行經驗,將於本(103)年12月26日至27日,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公民素養陶塑計畫第3期期末成果分享會」。本次活動除由受補助學校報告執行成果,並安排參與計畫的學生分享心得,各項計畫成果同時以靜態展示呈現與短片播映。
教育部自100年開始推動「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計畫」,「公民素養陶塑計畫」為其中一項分項計畫,屬於全校型計畫,特別著重整體營造適學環境及活化多元學習方式。在適學環境面強調「大一年」及「生活學習圈」,連結整合校園內制式與非制式的學習活動;在課程面則強調「通識核心課程」、「社會參與式學習」及「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期盼核心素養的精神與內容能融入各專業領域,並鼓勵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加強在地社會議題的討論,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回應現實社會的需求,觸發對社會的關懷,達到深化公民素養的目的。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表示,面對新世紀的各式風險、挑戰,需要培養具備多元化能力的現代公民,包括內在涵養、與他人建立合作互動關係、關注在地及全球重要議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並付諸行動等。希望透過本計畫的推動,能夠促使大學思考學校與社會的關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正式課程與非正式學習活動的關係,並建立制度性措施及支援體系,給予教師教學上必要的協助,發揮學校特色,並研發有效的評估方法及工具,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不斷精進教學品質,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軟實力。
參與計畫執行的14所學校依據自身校園特色規劃不同執行策略,各有所長,部分學校在制度創新上多有突破,部分學校嘗試整合開發創新學習模式,部分學校則強調行動實踐。逢甲大學推動「專題式課程」,打破過去開課必須於前一學期提出,且修課學生人數應達最低門檻的限制,允許教師在學期中開課或1人課程,學生也可以提出開課計畫,經審查通過後即可開課,學分並獲得認證。此種創新的作法就是希望翻轉過去課程內容完全由教師主導規劃,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授課規則。
臺北醫學大學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推動通識核心課程,特別擬定非正式課程的「自主學習工作坊」課程學分累計辦法。課程中除教授學生知識本質,另透過工作坊提供社會觀察與記錄的方法學訓練。修課學生於工作坊課程後完成一份修習通識核心課程相關的作業,經由任課老師審閱認可後,可獲得額外1學分。文藻外語大學則是將助教培訓課程轉化為「領導與服務學習實務」的正式課程,使學生了解學習不僅止於書本,課程也不再侷限於教室內。
近年來,學習場域由教室逐漸向外擴展至社會實境已形成一股趨勢,尤其在強調知識整合與創新的時代,除了熟悉本身專長領域外,如何應用所學且能與其他專業合作,致力追求各式創新,以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正是當前臺灣面對社會環境改變的需要。因此,教育部特別鼓勵各大學校院推動課程及學習模式的改革,使教學面向更為多元創新,並與社會脈動產生連結。大學教育唯有跨越校園的藩籬,才能進一步落實社會責任的目標。本次期末成果發表會為期2天,歡迎各界踴躍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