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執行策略

一、引導教學現場實施適性化雲端教學與學習

  1. 建立教育雲巨量資料的核心架構,確認巨量資料蒐集、分析及處理機制,以收集、整合和分析每一種使用族群過往使用經驗數據,包括:文字、情感內容、人際網絡、相關聯繫、消息流量等,呈現量化統計資料存放到教育雲資料庫。
  2. 建置教育雲巨量資料應用研究服務架構,與學生學習狀況建立強力的連結關係,透過大數據分析結果,讓老師與學校行政人員瞭解資源使用狀況、追蹤學生學習歷程,並適時提供建議與指導。
  3. 結合網路意見資料的蒐集、分析成果,了解教師教學需求和使用行為,導入系統服務的改善。

二、整合各類雲端學習內容與服務

  1. 彙集部內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教育局(處)開發之數位資源與應用服務,透過加盟機制確保數位資源服務品質。
  2. 教育雲端入口網透過跨平臺搜尋服務及雲端資源交換機制,整合各類雲端學習內容與服務,如,線上學習、數位資源整合、學習管理平臺、學習社群平臺及教學工具等,便利學生、教師、家長及教育行政人員使用。
  3. 教育大市集與教育媒體影音藉由共通交換規範、學習物件後設資料標準化及跨平臺搜尋引擎等作法,整合各界數位教學資源。另定期與各縣市政府溝通需求與發展方向,鼓勵學校發展資訊融入教學並將產出資源上傳分享。
  4. 教育百科整合線上百科知識庫、主題知識庫、電子辭(字)典、教育文獻等加盟單位數位資源,提供師生快速查找詞語解釋與知識的需求。
  5. 自由軟體虛擬環境彙整或轉製國內外教學相關自由軟體及教學資源(如:PhET等) 為適合行動載具使用之版本,讓教學現場教師及學生可多元選擇及應用。
  6. 偏鄉線上即時互動系統支援本部執行「數位學伴計畫」之夥伴大學及偏遠地區國中小學生進行線上陪伴與學習。

三、提供「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雲端學習整合服務平臺

  1. 因應學校透過行動載具輔助教學與學習活動,建立雲端分享系統、課前備課系統、課中教學系統、課後學習及訊息共享系統,支援「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應用服務,讓師生互動方式更多元化,強化學習效果及親師溝通橋樑。並透過參與學校蒐集使用者回饋意見,作為系統開發及修正參考。
  2. 雲端學習整合服務應用於教學與學習的現場規劃是以「雲端學習服務」為後端支援,輔導教師搭配行動載具(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等)教學導入雲端資源與教學管理等系統,提供教師專業成長、教學策略分享、學習歷程管理、學生作品分享等。學生則運用線上學習服務系統,進行課前預習、繳交作業及課後複習。社群功能讓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協同學習與互動,凝聚學生學習的合作意願。
  3. 結合縣市各領域、各學科輔導團教師成立各領域/學科之教師教學應用社群,帶領學生於線上交流與觀摩形成學習應用社群,促進教學相長、同儕學習互動。以雲端學習整合服務平臺-學習拍立得系統支援教學,推動中小學師生透過行動裝置使用教育雲各項服務與系統,創新教學及學習服務的應用,並獎勵優良典範團隊,培養學生能善用資訊科技促進知識統整、問題解決、批判思考與合作創新。鼓勵教師、學校、社會積極創造學生應用資訊科技展現與深化能力的經驗。
  4. 教師線上研習服務:以本部數位學習服務平臺(https://ups.moe.edu.tw/)為基礎,整合本部開發之在職教師學習資源及部外線上教材資源,提供在職教師雲端研習服務,進行終身學習。

四、強化雲端運算環境,提升學生安全上網。

  1. 推廣雲端校園電子郵件服務,有效運用雲端資源,以縣市為單位逐步增加各校師生使用人數。
  2. 擴增儲存雲加值服務,逐年提升服務人數。
  3. 擴大單一簽入應用服務範疇,逐步統納本部與各縣市之系統。
  4. 整合各資料中心雲端基礎設施服務,統合其分散式架構資源,擴增雲端異質平臺管理系統之網路及儲存資源管理及監控功能,有效發揮雲端平臺應有功能。
  5. 持續擴充網路守護天使系統功能,提供學生居家安全上網環境。
  6. 強化臺灣學術網路(TANet)資訊安全保護機制,增進學術網路整體之安全性。

五、研習與推廣

  1. 結合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教育局(處)行政支援,推廣及宣傳教育雲應用服務成果。透過成果發表,分享應用模式和呈現計畫成果亮點。
  2. 藉由推廣活動所蒐集使用者意見進行分析及相互討論,持續滾動修正相關應用資源服務,以作為後續計畫推動時程與執行方案之依據。
  3. 召開教育雲運作與發展交流會議,針對教育雲推動及應用服務與分享、現有運作架構的規劃等相關議題之推動方式進行交流。
  4. 邀請加盟單位針對計畫成果進行分享與推廣,促進創新加值應用等服務。
  5. 對全國教師與各縣(市)教育網路中心人員辦理相關教育訓練,培訓具備開發教學元件能力之種子教師,以提升教學應用與教學品質。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