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hare
mobile_menu
:::

即時新聞

教育部104年度教育實習績優獎頒獎典禮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聯絡人:蕭小于    電話:7736-5663 電子信箱:amanda@mail.moe.gov.tw

教育部教育實習績優獎今(104)年度得獎結果揭曉,由47所師資培育之大學推薦158人(組)參賽,經過嚴謹的審查,遴選出85人(組)優質的教育實習指/輔導教師及教育實習學生,其中依規定受邀出席「104年師資培育主管聯席會議」頒獎典禮之受獎者,包括: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典範獎5人、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9人、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20人及教育實習合作團體同心獎2組(6人)。
歷年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典範獎及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得獎師長,以楷模和典範的角色,無私地將自身的經驗,透過心與心的交流,以生命傳遞生命的教育志業觀,為教育實習學生,於教育實習期間,規劃循序漸進的探究教學活動及學習目標,擬定量身訂做之教育實習指(輔)導計畫,從進入教育實習現場開始,即啟發教育實習學生的優勢能力,給予適性輔導,融合教師行動研究的概念,進行教學創新設計、優良導師、有效行政及專業研習等多面向的學習及檢核機制,逐步引導實習學生能關愛學生及自我檢核的反思能力,培養能不斷勇悍精進終身學習,具備教師專業發展,能給予學生溫暖和希望的志業良師。

千錘百鍊的教學修練
任教於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的陳光明副教授,自他進學校任教後,已經帶過六年的大五教育實習,他喜歡教學,並且更樂於讓學生當上教師。
由於多數學生在語文教學知識上相對薄弱,陳光明教師便針對這一問題加以補強,他的基本指導原則是「回歸基本能力」(go back to basics),陳教師認為學科內容教學精彩的教師,也較少班級經營的問題。因此,陳光明教師所重視的乃實習學生的基本能力,一方面替實習學生打底,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觀察美的眼睛,要求他們觀摩正式教師上課的示範,並請曾任教師甄試委員的教師協助試教的重點提示。透過一連串基礎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能力在實習結束後能順利通過教檢,甚至能應屆考上正式教師。
教師之優良與否來自於實習時的扎根,透過陳光明教師細心的安排以及指導,讓學生在這段期間能夠收穫豐碩,有了專業知識和自信以後,才能教導、成就學生。
陳光明副教授是一位專家教師,也是一位以培養志業教師為目標和使命的教育家。

教育之路,你我相伴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是目前任教於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的謝文靜教師的教育格言,他用愛來關心實習學生,以身作則教導他們。
實習學生一開始踏進教育現場難免會緊張、無助,謝文靜教師正因為了解這點,便以愛來陪伴他們,對他來說,實習學生就是未來的教師,所以他十分重視在實習這個階段的培養。謝文靜教師注重實習學生面對教學時的積極態度,他同時指導實習學生「教學實習」與「導師實習」,並且讓實習學生融入班級中,使他們並不只是個過客,讓他們能在未來當上正式教師時可以理解身為教師所應背負的甜蜜與使命。
謝文靜教師不止帶領實習學生了解教育這條路,同時也針對每個實習生不同的特性做個別的分析指導,他運用「SWOT」分析,讓實習學生認知自己的優勢與缺失,並且鼓勵實習生針對各個單元做各種不同教學方法的嘗試。
成師之道,是你我相伴。謝文靜教師陪伴實習生並鼓勵他們在教育這條路上不斷充實自我,他雕琢實習學生這塊璞玉,使他們逐漸顯露光芒,照亮更多的孩子。

沒有除草機的教室
榮獲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的趙怡權同學,他在國小實習的階段中表現優異,備受師長的肯定,對他而言只有不被理解的孩子,沒有壞孩子。
運用快樂學習所帶來的加乘效應,趙怡權同學要讓孩子樂於學習,透過自編的繪本,讓孩子將「部首表義,部件表音」的觀念建構起來,幫助孩子生字的學習。除了繪本以外,趙怡權同學也將「故事」包裝到課程中,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他就是抓住這一點,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傳遞自己所要教導的知識。透過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樂於學習,在學習中獲得自信,且能持續下去。
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像草一樣,不斷的向上生長,而趙怡權同學認為教師所要做的並不是一台除草機期待草地平整一致,他認為教育現場應該是澆花、施肥、不灑農藥、不除草的多元環境,唯有讓孩子自由地規劃自己生命中的藍圖,才不會使孩子變成墨守成規、思想箝制的小機器人。
趙怡權同學所要傳達的教育並非改造限制孩子的發展,而是輔助他們往自己的夢想茁壯。

在感動中完成的教育
面對少子化的時代,楊玳毓同學依舊積極投身幼教教育的行列,她說在幼兒園中沒有排名有的只是歡笑。
孩子第一個接觸的教師莫過於幼教教師了,因此幼教教師的視野高度決定了孩子將來的高度,唯有用正向態度才能使孩子也呈正向成長。幼教教師需要源源不絕的關愛,不只要愛孩子也要愛自己,讓孩子都能時常露出笑容,這就是楊玳毓同學持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幼教實習時期階段,楊玳毓同學將她分為「KATZ」四階段,也就是求生、強化、求新、成熟四個階段,而這四個階段的任務都不同,首先是適應整個環境並且多看多做,接著藉由實際的教學,知其所不足,再來便是針對自己不足之處去修正和嘗試創新的教學方式,最後將前幾個階段所學的技巧、實務加以活化,圓滿整個實習的過程。
幼教教師就像是一扇窗口,而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的風景正是楊玳毓的使命。

國家的未來,掌握在我手上
在教育實習楷模獎-特教組中脫穎而出的林如美同學,不管何時她都以最原始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用愛來包容他們,教育對她而言是如此之美。
實習階段對於甫畢業的學生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除了自我的學習以外,還要直接站上教學現場,然而這些對於林如美同學來說並不只是磨練,更是一種機會。她就如同一株小樹,只要有養分,她就會不斷的向上成長,茁壯成足以替孩子們遮風避雨的大樹。
除了自身的熱忱與知識以外,對於特教學生的個別差異她也十分注意,藉由情境式教學、實物表徵、多元感官等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理解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除此之外,林如美同學也運用追問的方式來幫助她理解學生是否真的了解她所傳遞給他們的知識,而學生若是得以理解,她也不吝嗇讚美。對於林如美同學來說,陪伴這群孩子一起成長,是她最幸福的事情。
「這哩路,我學會了勇敢。」林如美同學如是道,她在教育實習這條路上學會了如何勇敢接受在別人眼中不完美的這些孩子,並且勇敢的追逐她自己的教育夢。

大手攜小手,一同傳承教育夢
榮獲教育實習合作團體同心獎的林世悠教師、林慧芊教師、林庭安同學,在指導教師和輔導教師以及實習教師中的三聯關係中,表現卓越。
不論是專業方面的知識還是教學現場的實際培訓,東海大學以及東海大學實驗國民小學兩方面積極配合,然而這不只是為了培育優秀的教師,對於指導教師來說,透過第一教學現場的實務強化其專業的理論,而輔導教師一面輔導實習學生一面從他身上獲得成長的回饋,至於實習學生,這段時間正是他成為教師的一塊基石。
在林世悠教師以及林慧芊教師的指導之下,林庭安同學要撰寫準備實習的札記,著重每個事件背後的深層核心探討。除此之外,每一次返校座談,林世悠教師會就實習教師的課程規劃做小組討論,接著到現場時林慧芊教師再配合實際的狀況指導,每一次反覆的修正、檢討,都能夠使林庭安同學更快在教育這哩路上做好準備,並且透過林庭安同學的反思和回饋,也能讓林世悠教師和林慧芊教師有所收穫,所謂教學相長,正是如此。
教育這條路是一段長遠的行程,除了事前的準備還需要配合時代的變遷,透過三方之間的相互聯繫、資源分享,讓實習學生在教育這條路上能夠事半功倍,並且達到培養優良教師最佳的效率。
104年度教育實習績優獎得獎名單及事蹟詳如附件,並公告在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師資生教育實習/教育實習績優獎項下(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及教育部全國教育實習資訊平臺/教育實習績優獎專區項下(https://eii.ncue.edu.tw/Practice/),歡迎讀者下載瀏覽。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上版日期:104-12-10

:::
關閉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