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已深陷各項危機的法國國民教育體系又拉響新警報!只有10%的國高中擁有足夠的教職人員。2025年初,全國中等學校校長工會(SNPDEN-UNSA)曾發出一份調查,並於1月31日星期五公布了結果:90%的中學至少有一個教職人員空缺,且已持續了15日以上。而這將近2,200份的回覆就佔據全國公立中學總數的30%。
中學人力短缺主要集中在師資方面,三分之二的學校缺了至少一位教師,半數的國高中已逾兩週沒有代課教師,16%的學校更從2024年9月開學時就出現師資短缺的情況。
對全國中等學校校長工會秘書長博杰維(Bruno Bobkiewicz)來說,「這項調查顯示了長期教師缺勤帶來的損失是每天好幾千個小時,而不僅是短期代課的問題」,對此國民教育部採取的措施是簽訂「教師合約」,另付報酬給那些提供額外教學時間與任務的老師們。
預算限制的壓力
面對詢問,國民教育部並未證實上述數據,僅解釋「教師完全缺勤(即每週18個課時)的狀況只出現在少數幾所中學的法語和數學課」,而這兩門課正是受教師荒影響最大的科目。
根據近期已知統計,長期缺勤的代課率雖高卻正在下降中:2023-2024學年時接近95%,相較於2017年超過97%已略低。「在2024-2025學年,教師們的加班時數應可彌補400萬小時的缺勤。」教育部如此表示,他們並指望2025年度財政法案中不取消4,000個教師職位這項初步決議,盼藉此「鞏固代課班底」。
博杰維認為,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危機僅是引起更具常態性問題的原因之一,他並指出:「預算限制也帶來壓力,我們注意到約聘教師的招募管道已關閉。」2024年底,有好幾個學區因預算理由而不與約聘教師續約,直到後來教育部要求「停止裁員」才告一段落。
不過全國中學校長工會也表示,缺勤與代理問題不只涉及教師,其他學校職位如社工、學校護理師、行政人員以至管理階層等教育職業整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8%的國高中的教導處(CPE)缺人,另外還有40%的身心障礙學生陪伴輔導人員(AESH)之職缺未被填補或代理。
在教育體系中引發「骨牌效應」
全國教育聯合工會國家教育政策、青年、文化暨高等教育秘書樓虹(Béatrice Laurent, secrétaire nationale politiques éducatives, jeunesse, culture et enseignement supérieur de l’UNSA)則談及整個教育體系中發生的「骨牌效應」,她說:「管理階層教職人員的長期缺勤,可由教導主任或督學來代理。」而依照前述調查回復有關中學校長缺勤無人代理的情形,6%已經持續數週,3%更是自2024年9月開學便如此。
據全國教育聯合工會稱,此類人力短缺造成國高中教學工作情況惡化。「校長變成總管,一下要代替秘書採購,一下要代替教學助理或教導處人員,監管學生午餐情形或上下學進出校門。」身兼校長和全國中學校長工會國家辦公室成員的喬治(Didier Georges)評論道。
按照工會將於3月份公布、關於教育管理人員工作條件的白皮書,在教育管理人員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自認花上四分之三的時間處理不屬於其職責範圍的任務,近35%的人認為教職人力短缺加重其工作,約70%者每週工作超過50個小時,相較於十年前可謂是大幅增加。